《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你认为好看吗
黑色背景很有深意,如果了解开元天宝这段历史的同学一定会觉得导演非常有才华,为大唐盛世由盛转衰,人物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同学可能会觉得故事结尾太仓促,看不懂。也许这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留给我们更多想象空间。
长安十二时辰大结局了。
今天的两集,揭开了谜团,留下了遗憾,最后还埋下了伏笔。
揭开了谜团:没有意外,空有报国之志却多年沉沦下僚的徐主事是长安危机的策划者。一个醉心于数理化的技术宅最后变成了一位心理操纵大师,这事怎么看都有点哲学的味道。谁是长安十二时辰中真正的王者也一目了然了:岑参。之前李必张小敬瞎忙活了十二个时辰都没搞明白的事,他一个时辰就全推理明白了(当然条件是更好了)。怪不得李必张小敬最后双双离开长安,实在是没脸混下去啊。
留下了遗憾:张小敬和檀棋最终还是没有在一起。道理我都懂,既然张小敬是使檀棋发现自我的人,那么檀棋最终选择过自己的生活,用与张小敬不同的方式守护长安,其实是一个立意更高的结局。但讲道理,编剧你最后已经用龙波徐宾何监这些人疯狂拔高立意了,少一个檀棋没什么吧?相比于无穷无尽的崇高,我更希望给这对情侣一个更有烟火气息的结局。因为他们实在太美好了,但到后面,编剧甚至舍不得给他们一点单独相处的时间。直到一曲终了,檀棋和张小敬也从没有认真地对对方坦白的心迹,这是太遗憾的。往后的日子,只能是长相思吧。
不过,也还是有足够令人感动的地方,檀棋在向李必和张小敬说明自己将要入宫的时候,整个过程是直视李必的,但对张小敬,她是有点迟疑,不知该以什么表情面对,后稍微失落的低下头,最后眨两下眼睛,自我鼓励地挤出笑容。
可能,后会真的有期吧。感谢张小敬在一开始的主动,如果不是他的流氓行径,这段感情根本不会发生。而如果不是他在知道檀棋的真心后选择退让,这段感情也不会拥有那种礼貌克制但又余味悠长的重量。但愿有一天,他们的故事能在另一个时空里继续。
另外,阿枝有没有拿到李必的救命药?赵参军回家与娘子赏月了吗?没了小乙,李香香房里的窗子由谁来修?腾空、季姜、安柱国的妻子和徐宾的阿爷,这些在长安危机中失去至爱的人们,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怎样?
埋下了伏笔:徐宾何孚龙波宅中的金币,救助姚汝能的胡人,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安西。那里有一股势力支持了徐宾等人的计划。他们是谁?也许下一部才会有答案了。
晚了,先打一个明天修改吧……
好看,比小说好看多了。起码讲了自己想讲的东西!
那就是……要做英雄真鸡儿难!有才的人注定混不下去,因为才华不是职场的标准和规则,职场也不需要才华,只要符合规则。
盛唐如此,大国也如此。
真是古往今来,从未变过。
《长安十二时辰》中,龙波攻入静安司,明明有机会为何不杀李必
为救被张小敬抓入靖安司的鱼肠,龙波不惜放下任务,转去靖安司救人。此时靖安司守卫空虚,各路大军都被调走,司中只有一众文职官吏在,个个都是手无寸铁的书生,毫无反抗能力。龙波救下鱼肠后想要杀掉李必易如反掌,但在龙波心中,他有更恶毒的法子来折磨李必,以解自己心头之恨,为鱼肠出一口恶气。
方法很简单,让李必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属下依次被杀却无法施救,就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
鱼肠被抓之前,龙波从未见过年少的李必,但从他的雇主何孚口中,必然知道了李必的为人。交手多次后,也看出了李必心中真正在乎的是什么。早已不顾自己安危的李必,杀了他便是成全了他想舍生取义的夙愿,龙波可不想白白浪费了报复李必的好机会,借着自己的手帮李必圆梦。
李必不怕死,但他害怕长安的其他人死在自己眼前。靖安司的官员也是长安百姓,且跟李必朝夕相处,是李必拼尽全力想要保全的人。当着李必的面杀掉靖安司的官员,能从精神上给李必最为强烈的刺激,比直接杀死李必的效果要好得多。
龙波深知李必的弱点,所以选择了让李必的下属在李必面前被杀掉,目睹一切的李必痛苦不已,龙波也算为鱼肠报了仇。
在龙波一伙人的火劫计划中,李必是个棋子一样的人物。有他在,靖安司就被牵扯进了火劫大案中。可太子和右相的关系,导致靖安司地位尴尬,无人助力,还被各方势力排挤,火劫的案子又被迫结案,其他更有力的部门还无法插手查案。
明面上有人在查龙波一行人,却始终抓不到人还阻止了其他人来继续深查的脚步。换个角度说,李必在不知情的境况下,充当了龙波一伙人的保护伞。
杀掉李必,等于同时得罪了太子、皇上和郭将军,三个手握重权的人得知了李必的死讯势必会动用一切力量追查。龙波的同伙们数量有限,大军来袭就会陷入寡不敌众的窘境。活着的李必比死了的李必更能为他们争取时间。
如果他们真想要李必死,在何府的时候何孚就有机会动手,轮不到龙波又走了这一遭。留着李必性命,火劫计划实现的障碍反而更小。
同为陇右军出身,崔器的出现让龙波想起了自己的行伍生涯。那些跟战友们浴血杀敌的日子让他不能忘怀。对待崔器,自然比李必高看一眼。崔器以一人之力来和龙波的手下搏命,龙波也被他的勇敢所打动。
如何评价《长安十二时辰》24 - 26集?有哪些亮点
第24—26集最大的亮点是神童李必智商跌落神坛
何孚被发现是勾结狼卫的人,是李必亲自发现的,李必没有终于抓住罪魁祸首的喜悦,反而是一种恐惧,他惧怕何孚的身后有何监,甚至有太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李必的信仰将会崩塌,他一直追随并为之殚精竭虑的太子,不过是和右相一样在背后算计别人的利己者而已!
李必该怎么办?是继续追查下去,揪出何监和太子,然后自己落得个卖主求荣或者大义灭亲的称号;是就此不放任不管,让檀棋、张小敬、姚汝能还有死去的崔器嘲笑他的懦弱?
李必陷入到愤怒和恐惧当中,龙波袭击靖安司后,李必所做的一系列事情被剧迷嘲笑为低智商!殊不知,一个少年天才,在一天之中,从踌铸满志到信仰崩塌,这种落差让他一时之间难以适应,所以才会做出看似不合理,却十分合情的事来。
另一个亮点是第三股势力的呼之欲出
剧中已知的两派势力是太子和右相,他们一个为了皇位,一个为了权势处处针对彼此,都想除掉对方而后快。
那么朝中就没有第三方势力在坐山观虎斗吗?事实上有,这个人一直在不动声色,但又从没有停止筹谋。
徐宾就是这个人安插在靖安司的暗桩,徐宾看上去忠厚老实,但是内心却是极其强大。在被李必怀疑后,他积极地证明自己,最后终于因为陆三的暴露而洗脱了自己的嫌疑。
但在靖安司遇袭的那天夜里,徐宾显得与靖安司的其他人格格不入,当所有人都惊慌失措逃命的时候,徐宾异常冷静,他打开库房的门,翻出一份公文,然后就消失了。
再出现的时候,徐宾就变成了一具被烧的面目全非的尸体,姚汝能借助他手中的案卷和脖子上的珠子判断是徐宾。然而真相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如此,徐宾没有死,他用了金蝉脱壳之计,让别人认为他死了,然后,他去干更大的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