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的好词好句
1、势顺则强,气顺则舒。
2、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3、持心如衡,以理为平。
4、凡与敌战,须务持重。见利则动,不见利则止,慎不可轻举也。
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6、自是行人行不得,莫教空恨鹧鸪啼。
7、落日下前峰,轻烟生远林。 家有悍妇良友不至,国有妒臣贤士不留。
8、江海不与坂井争其清,雷霆不与蛙斗其声。
刘伯温的生平事迹
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也叫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自幼聪明好学,至顺年间考中进士,担任县丞,后弃官回乡,至正十六年,为元帅府都事,至正十九年,开始辅佐朱元璋平定天下,至明洪武年间,历任太史令,弘文馆学士,封诚意伯,
明朝大臣刘伯温简介
明朝大臣刘伯温简介:
刘基(故称刘青田,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温州市文成县)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在文学史上,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元至顺间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其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洪武四年,赐归。洪武八年去世。明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
刘伯温简介: 刘伯温本名叫做刘基1311年7月1日在处州青田县南田乡出生,是明代初期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在文化造诣上也有所成就,明初诗文三大家就指是刘伯温、宋濂与高启。 1360年,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的刘伯温被朱元璋邀请出山,为朱元璋打江山而出谋划策。朱元璋多次将刘基称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可见刘伯温有相当高的政治策略头脑。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大封功臣,刘伯温并不以功臣自居,被封诚意伯。后与丞相李善长、胡惟庸意见不合,逐渐失去朱元璋的信任,61岁的刘伯温告老还乡,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 成为天子的朱元璋此时的心境已完全不同,猜疑之心非常重,所以刘伯温将自己的儿子留在了京城,用意十分明显,朱元璋也会将这些老臣之子召集起来,嘘寒问暖。 还乡后的刘伯温行事非常低调,但也触及了朱元璋的某些禁忌,有谣传说刘伯温所选的墓地的地方有君王之气,结果朱元璋听闻后就剥夺了刘伯温的俸禄。 刘伯温抑郁成疾,朱元璋听闻后便让胡惟庸带着太医前去诊治,结果情况愈发严重,在1375年5月16日病故于家乡,享年六十五岁。
刘伯温的后代
1、刘瑜:
刘瑜是刘伯温九世孙,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青田县人,祖籍陕西保安。弘治十三年以给事中吴士伟言,被任命为处州卫指挥使。
2、刘廌:
刘廌是明代刘伯温的长孙,参政公刘琏的长子,洪武二十三年十月二十七日,刘廌袭封诚意伯,封为特进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洪武二十四年,时朝中奸臣掌权,祖父、父亲均被胡惟庸所害,刘廌无心仕途,以奉亲守墓力辞,归隐故里盘古。
3、刘璟:
刘璟是刘基次子,刘琏之弟。洪武二十三年命袭父爵,刘璟以让兄子刘廌。乃特设閤门使授之,以刚直闻。寻改谷王府长史。燕王朱棣起兵时,命参李景隆军事。
4、刘琏:
刘琏字孟藻,浙江青田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
刘伯温
的后代有长子刘琏、次子刘璟、长孙刘廌、十一世孙刘世延、刘孔昭等,介绍如下:
1、刘琏,刘基
长子,生于1348年(元顺帝
至正八年),1377年(明洪武十年),与胡惟庸
的党人起冲突,被胁迫堕井而死。
2、刘璟,刘基次子,生于1350年(元顺帝至正十年),少年通经,才学过人,明太祖
念基,每岁召璟同章溢子允载、叶琛子永道、胡深子伯机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后因对明成祖
直言:“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篡字。”被捕入狱,在狱中自缢。
3、刘廌,字士端、号约斋,又号闲闲子,浙江青田人,是明代刘伯温的长孙,参政公刘琏的长子,世袭诚意伯、光禄大夫,职官正一品。
刘伯温写大败日写多少句
明太祖朱元璋欲知大明王朝可持续多久,命刘伯温占卜,占卜结束后刘伯温写了4个字,即遇顺则止。多年后句句应验,详解如下。
刘伯温是明太祖朱元璋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也是大明开国最具有传奇性的臣子。他不仅足智多谋,精通军国大略,而且精通谶纬,能掐会算,是一个能与诸葛亮并称的神人。刘伯温曾对后世进行过多次预言,这些预言经过民间人士的加工,在社会上广为流传,令人真假莫辨。但在本文中,刘伯温所做的预言却有据可查,并记录在正史之中,可谓是千真万确。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他吸取元朝因暴政而亡的教训,一直夙兴夜寐、励精图治,希望自己的王朝能够持续得更长。即便如此,朱元璋仍想知道自己的王朝到底能够享受多少年国祚。为了得到解答,朱元璋找来了刘伯温。
在朱元璋的命令下,刘伯温开始了他的占卜。占卜结束后,刘伯温当即在纸上写了四个字,并呈交给朱元璋。朱元璋拿起纸一看,上书“遇顺则止”四字。朱元璋忙询问:“大明到底能享国多久?请先生明示。”然而刘伯温却摇了摇头,说:“我只能说这么多了,毕竟天机不可泄露。”
朱元璋见刘伯温迟迟不肯透露,也并不强逼,于是他便自己解起了这个莫名其妙的谶言。他将“順”字拆分,得到了“川”“百”“八”三字。于是朱元璋自我满足道:“我朝原来可以享国308年,说实话我觉得还不错的。”然而之后历史的发展却证明,朱元璋的解法是错误的。
明朝末年,大明在腐败、自然灾害和满洲人侵袭的联合作用下,终于酿成了一场空前规模的大民变。流贼从陕北出发,席卷了整个中原,将富庶的中原化为白地,到处是尸骨和丘墟。满清见明朝深陷内乱,于是立即趁火打劫,几乎将整个辽东和蒙古都纳入自己的统治之下。随后,皇太极率领清军绕过山海关,从张家口冲入华北,一路杀到济南城下,造成了骇人听闻的破坏。
在清军和流贼的联合攻击下,洪承畴的13万大军覆灭于松山,孙传庭的火器部队灭亡于潼关,自此明朝精锐几乎全部丧尽。此后,闯王占据陕西,建立“大顺”政权,这是对刘伯温“遇顺则止”的第一次暗合;不久后,另一个大流贼张献忠杀入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而张献忠的年号非常诡异——“大顺”。而这又是对“遇顺则止”的第二次暗合;最后,满清入主中原,给明朝划了一个真正的句号。而第一个入主中原满清皇帝的年号为“顺治”,这是对“遇顺则止”的第三次暗合。
刘伯温四大未解之谜
NO.1 烧饼歌 别看这《烧饼歌》名字平平无奇,其实他预测了明朝往后发展的轨迹,总共40多首歌,基本上与之后发生的历史事件完全吻合……
NO.2 金陵塔碑文 这金陵塔碑文其实也蕴含着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关乎到后来的几次大战,全部应验。
NO.3 铁冠数 说的是关于刘伯温与铁冠僧人的对话,关于王朝更替要历经二百七十劫。
NO.4 救劫碑文 说的是未来将要发生的种种灾难,也几乎全部应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