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没有自信了
我觉得和我们的成长有关系。小时候他经历的关系里没有用正面积极的方式处理,而陪伴他成长的人不是鼓励你独立成长,而是将你的生命与其捆绑在一起给你溺爱的同时又让你觉得亏欠,只要你有一点分离或者叛逆的感觉就会充满了内疚和罪恶感。这个罪恶感与对方的亲密关系纠缠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只会索取的人格。而这种性格当自己强大,有了权力之后就这样子去对待别人。
因为我们需要社会认同感需要得到关爱与认可,而陪伴我们成长的人活关系会威胁及控制和剥夺这些,或是闹到我们心力交瘁。比如说,你为自己慷慨又善解人意而自豪,但只要稍不顺从勒索者的意思,他们就会给你贴上自私自利的标签;如果你非常重视金钱和安全感,这些人能让你拥有这一切,也能让你一无所有。这时你让步、他们满足告终,实际上侵害了你的自我完整性,也让他们的心态更加扭曲,关系中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长大了,却一直没有一个完整的人格,所以我们自卑。
谢谢邀请。
很多人可能都有这个感觉,那就是随着岁数增加,胆子好像越来越小,对新鲜事物也越来越排斥,总结起来,就好像越来越不自信了。
原因有很多,我就谈一下最主要的,心理认知。在心理学上,科学家发现,每个人内心对”别人给自己的评价”是有准确认识的,简单来说,每个人对自己都是有”自知之明”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会抗拒,不愿意承认。同时,这个”自知之明”是动态调整的,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身边接触的人和事,对其进行不停地修正。可能有时候我们自己意识不到,但在我们内心,这个过程一直在发生。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暴发户,通常喜欢买奢饰品,这就是因为他的社会地位和他的”自知之明”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偏差,所以他希望通过奢饰品来展现,来改变别人对他的看法,来提高自己的”自知之明”。相反一个,一个长期以来一直有钱的人,也对穿金戴银没有那么执着,也是因为他的”自知之明”已经符合他的客观身份。
回到问题中,我们会发现,人之所以越大越不自信,不是因为胆子小了,而是随着对世界越来认识越深入,越来越有自知之明了。换句话说,年轻人的不叫自信,而是”无知者无畏”。不过话说回来,无所畏惧不正是青春岁月的可贵之处吗?
一个人出生伊始好像一个点,此时他的认知仅限于这个点的周围一小部分,这是他自己所看到的世界就是他的全部,他便能用自己的认知解释一切,自得其乐。但随着人生阅历和知识的累计,人生的原点便向四周扩散,直到变成一个很大的园,此时认知不仅仅带来的是对生命以及这个世界的解答,更带来了更多的认知所延伸的困惑。这些困惑让人越来越迷茫,越来越看不到终点。大智若愚如婴儿,大愚若智如老年。
从2018年1月份开始,我给自己制定了看书的计划,规定每周看书2本,一年看书100本。
从毕业工作后就一直没有在看书,不是追剧就是八卦,年龄大了突然觉得自己有些空虚和恐慌,想要给自己充点电。
开始自己还在绞尽脑汁思考到底应该看些什么书,觉得没什么可以看,就先看一部最近热播的悬疑剧的原著吧。
看完以后觉得内容尚可但是文笔平平,于是搜素一下发现类似的悬疑破案书籍比较好的是东野圭吾的《白夜行》,于是有将《白夜行》读了一遍,读完后感想颇深,渐渐喜欢上了这个作者。
读完后发现这个作者还有很多作品都很值得一读,渐渐的kindle里面排满了未读的书籍。
随着年龄的增长,敢于挑战自我的念头渐渐少了。很多事情不能够身体力行,少了成功的体验。年少时的激情没有了,少了一份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年龄的增长也有优势,可以体会一份少有的世俗打扰让心归于平静。可以捡起儿时曾经由于没有时间而遗失的兴趣爱好,也可能由于条件限制没有能力实现的愿望,都可以去试一试。多一个兴趣就可以多一个看事物的视角,深入其中,生活会很踏实,其实那何尝不是智慧与美丽的延续呢。
上周的一篇文章《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刷爆了网络,引起了很多人的焦虑,我们可能这辈子也达不到这个高度了。
你说没有自信是为什么?
因为更大的世界。
幼儿时我以为这个世界围着我转;
青年时,我感觉自己终将学有所成;
步入社会之前,我总是想着自己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现在工作几年了,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就越知道人与人的差距很难弥补,我曾经的室友刚毕业就买了车;我还在苦苦投简历的时候,人家家里早已经安排到了体制内或者接管家里得生意。
但我不服,我始终相信人定胜天,再后来我发现不论我怎么做,还是有一大批人走在我前面。
我现实了,我知道自己这一生很大概率一事无成,于是我静下心来开始学习,学习的时候就更加焦虑了,明明很常见的几个单词,我就背不下来;很简单的编程,我检查了好几次就是不知道哪错了;和别人一模一样的文章,他们就能10+,我却无人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