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西固汽车站有哪些车次
营运班线覆盖张掖、敦煌、嘉峪关、酒泉、金昌、武威、定西、通渭、秦安、甘谷、天水、平凉、平川、银川等多个省市州,进站参营企业达58家,参营车辆411余辆,营运线路75条。
本站还提供团体包车、小件快运、网络购票等服务。我车站拥有各类旅游豪华客车、商务车等,座位分7-43座,选派A照5年以上的资深旅游驾驶员全程提供服务;此外,还提供上门接送货物、代收运费、代收货款、签收回单等优质服务;短途快件随到随发、长途快件当天到达、超长途快件夕发朝至、货随客车走、安全又快捷;除售票窗口现场购票之外,还支持网络购票,乘客可通过“甘肃客票网”、“去哪儿”、“携程网”等网站进行网络购票,大大提高乘客乘车效率,方便旅客出行。
本站所处位置交通便利,市内可乘1、6、7、9、10、12、16、17、31、33、110、114、118、124、126、131、137、181、601、801、K102路公交车在兰州客运中心站或兰州站下车。
为什么在古代马和中国没有大量的贸易往来
你的这个“古代”有点范围太大。根据中国最早的诗歌文献《诗经》的记录,中国与周边国家早已交往,例如战争。
我国周朝已经是使用马匹非常发达的时代了。我们从《诗经》里面可以清楚了解大量记录车马的事实。因此,对于马匹的需求当然很重视。例如,《汲冢竹书-穆天子传》里就记录了周穆王的御手造父,挑选优质马匹“八骏”的故事。那么“八骏来自何处?
根据骏马命名的情况来看,当时,主要是从秦地选马的,比如,有一匹著名的马叫做“骥”,是黑鬣黑尾的红马。这匹马就来自今天甘肃天水市甘谷的“冀”这个地方。后来,春秋时期这个地方被命名为“冀县”。
需要说明一下,从“冀”到“骥”,可能是战国时代的事情。例如,《左传》记载,唐成公有一匹马叫“肃霜”,但是后来成了“骕骦”,这样的例子还有“绿耳”成为“騄駬”这样的变化,这都是战国以后了。
既然战国时代好像没有引进“国外”马匹的事情,那么秦代有没有?
这情况还真不好说。李斯有一篇著名的《谏逐客书》里面有“垂明月之珠……乘纤离之马”,以后再也没有过“纤离之马”的说法,不知是不是西域的马,比如“明月之珠”,会不会也是西域的东西。
汉代,我们知道最初是没有马的,后来文景二帝,“息兵养马”,励精图治,终于“巷闾皆有马”,几乎家家有马的样子。但是,马不是很优秀啊,汉武帝时期,听说有一种马叫“天马”,天马什么样?汉武帝也没见过,你想想,一个大国帝王,不知道天马,可见,中国的马都不是很厉害。不久,有人从敦煌献了一匹马,汉武帝非常高兴,就叫做“神马”。又不久,从西域的乌孙献马,汉武帝更高兴了,就直接命名是他心目中的“天马”了。
再后来,汉帝国得到了大宛国的贡马,汉武帝一看,不得了!这比乌孙给我看的“天马”好多了,这才是真正的天马啊!可是“天马”这个词儿,只有一个,怎么办?于是就把乌孙的马改为“西极”,把大宛的贡马叫做“天马”了。
汉武帝,为了得到“天马”,也就是西域的“汗血马”,不惜十年的耐心,经历两次战争。
那是因为,当初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试图联合西域一些国家彻底打败匈奴。没想到张骞到西域以后,情况发生变化,联合的事不但没有办成,还被匈奴俘虏。好不容易从西域十三年后才逃了出回来。
因为有黑心中间商。
在交通尚不发达和商业并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贸易往来首先要有政府支持。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也是张骞先走一遍后才繁荣起来。没有政府的支持,再胆大的商人也不愿意带着货物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滩走个十天半个月。
有需求就会有服务。很快,汉帝国开始行动了。东汉和帝永元九年(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甘英率领使团从龟兹(今新疆库车)出发,经条支(今伊拉克境内)、安息(即波斯帕提亚王国,今伊朗境内)。他后来说他到了安息西海岸(波斯湾)。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又扭头回去了......
波斯湾离罗马有多近,相信这张图大家都能看明白,甘英还是返回了。因为安息人说大海对面就是大秦(罗马)了,但是这个海不好过,运气好要三月才漂得过去,运气不好两年也到不了。还有可能直接喂鱼了。
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就这么着,甘英连罗马的边都没摸到就打道回府了。看过这张地图的都知道这是扯淡,甘英没看过,情有可原。但是安息为什么要骗他呢?因为安息就是这个黑心中间商。
丝绸之路通畅百年,西方丝绸甚至贵同黄金,汉朝也没有因此发家(根据考古发掘汉代罗马金银币很少)。因为利润全让安息那帮王八蛋吃了回扣了,安息就好像中间商吃两头。现在生产商要见顾客了,中间商肯定要拦着。可惜安息绞尽脑汁骗回了汉帝国的甘英,却骗不了罗马人。
甘英返回的60多年后,罗马使者还是来到了洛阳。当然,当时已经是东汉末期了。皇帝也没闲心搞贸易,大量的贸易往来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