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德国到了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后才开始总动员
1.初期的胜利骄傲自满,就是对苏联这样的大国,对美国宣战也没有想到总动员!
2.为了给本国民众信心,你看,不用总动员就能称霸欧洲,打垮社会主义苏联!短时间内打那么多战争,国民的生活也不受影响!百姓欢欣鼓舞,支持战争!
3.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德军损失太大,有限的生产已经满足不了战争的需要了才想到总动员!这场战役号称打断了东线德军的脊梁,还动用了法国部分部队,人员物资损失很大,美国参战也已经步入正轨按照正常水平生产已经不行了!
综上所述才开始了战争总动员!
德军本来预计的快速击败苏联的计划,至42年年中仍未出现,又在接下来的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战事中遭受巨大损失,此时德军的领导层才完全看清楚东线战局已无法以预想的方式结束了,不但必定陷入持久战,拼人力、物力的不利境地,而且美英对德国的攻击开始从空中,不久必定转向地面;从非洲转向欧洲,对德牵制、打击将逐渐致命,危急的阴影已全面笼罩着德国。此时德军战前的所有优越感和自信心受到彻底打击,不再做任何一厢情愿的计划和乐观假设了。
同时在之前的战事中,已十分清楚地告诉德军领导层,低估苏军、低估东线的艰难导致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错误发生,其中之一就是德国没有尽早走入总动员和战时经济。遭受重创的德军,由于人员和装备的补充严重不足,导致各军种战斗力出现不同程度地下降,甚至在42年的决战地域南方集团军群,“兰色”方案开始时,所属步兵师补充率普遍不足50%,第17集团军的步兵师补充率更是低至20%左右。使后续战事更加复杂化。
确实如此,德国直到1943年1月才开始实施战争总动员,这一阶段也正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激烈的时候,被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在2月份彻底全军覆没,原来用于围歼第6集团军的数十万苏军部队也得以腾出继续向德军残破的南翼防线发起强大的进攻。当时德军在南翼只有顿河集团军群和B集团军群手里的残兵在进行抵抗,较为完整的A集团军群则正急忙从高加索地区撤退以避免陷入苏军的合围。最危机的时刻苏军先头部队已经距离罗斯托夫不到30公里了,一旦罗斯托夫丢失,德军A集团军群几十万官兵将会重蹈第6集团军的覆辙。更长远来看,苏军右翼强大的坦克部队向哈尔科夫以及第聂伯河一线的挺进更为致命,这意味着德军南翼的三个集团军群都面临着被合围的危险,这关乎着德军整个东线的命运。
在长远的看的话,德军南翼战线的崩溃,将意味着罗马尼亚的油田也将处于苏军的进攻矛头之下,随着战争的继续,德国的主要石油来源完全依靠罗马尼亚的油田,如果失去这里,德国的战争能力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丧失,工厂将被迫停工,坦克、飞机也将没有燃料,这对于德国来说是致命的。
所以到1943年东线战局的危机已经影响到了德国的生存问题,德军必须制止在南翼的崩溃,而斯大林格勒战役让德军损失了一个强大的集团军和四个联军集团军,整个东线的损失超过150万人,最为依赖的装甲部队的实力也降到了最低点,几乎没有完整了装甲单位了。所以无论如何德国都必须要开始战争总动员了,只有在短时间内征召大量的德国人来补充德军,并增加武器装备的产量使德军重新齐装满员,才能有可能让德国度过难关。事实上在1941年莫斯科战役结束后,德国的军事工业就已经难以为继了,直到第二年的夏季攻势开始时,德军仍有一半的装甲师无法得到补充,所以经历了1942年的苦战后,德军装甲兵力已经难当大任了。
而且从1943年开始,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能越来越大,包括希特勒本人以及许多高级将领在内的人都认为盟军将会在1943年在西线或者意大利南部发起登陆,而这些地方的防御都基本形同虚设,所以德国不得不向这些敌方投入相当的物资来建立防线并组建新的部队用于防守这些防线。所以在各条战线都急需兵力和物资补充的情况下,德军的战争总动员也不得不展开了。
谢谢邀请。1939年9月纳粹头子希特勒命令德国军队闪击波兰。在随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德国军队凭训练有素的作战能力及先进的作战理念迅速击败了包括法国在内的多个国家。由于敌对国家抵抗微弱,德军整体损失不大,根本不需要进行全国总动员。1941年6月德国闪击苏联,进攻之初德军进展迅速,苏联军队溃不成军,德军很快打到莫斯科附近。由于当时有多个仆从国的军队协助德军作战,而一些被德国征服的国家(例如法国)居然还有“志愿军”到苏联战场配合德军对付苏军,所以德国在兵力上并不感到吃紧。莫斯科战役德军虽败,但并未伤筋动骨,在兵力上相对于苏军并不落下风。
1943年1月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再遭重创;加上之前不久德国、意大利联军在北非阿拉曼战役中被蒙哥马利指挥的英军击败,法西斯轴心国颓态已现。此时苏联已经摆脱了战争初期的窘境,其兵力、战斗力及军工生产能力都得到大大恢复与加强。而英国得到美国的强力支持,可能在北非战役胜利后向南欧地区发动攻势。同时,德国的后方也开始不太稳定了,象南斯拉夫就有铁托领导的共产党游击队积极打击德国占领军,牵制了德国相当部分的兵力。
在这种形势下,原来跟随希特勒打苏联的某些仆从国开始有所动摇,它们的军队在战场上开始出工不出力了。加上此时德国事实上不得不面临两线作战困局(和一战时一样),德国领导人和德军统帅们开始意识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苏德战场是一个大消耗的战场,苏联有充足的人力储备,人员损失了马上可以补充;德国现在既既要对付苏军,还要对付铁托游击队,同时也要随时准备应对英美联军对南欧的进攻。偏偏关键时刻仆从国军队又靠不住,导致德军兵力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只有靠本国实行战争总动员,最大限度发掘本国战争潜力,才有可能支撑得下去了。
很大原因是损失过大,德国打西欧时,因为战法先进,损失极小,逐渐骄傲,形成德军不可战胜的形象,但是,对苏联作战闪电战不好使了,从战争开始到斯大林格勒溃败时,已损失近两百万优秀青年,德国战前阅兵的人员所剩不多,兵员开始紧张,扩大征兵范围,。至战争快结束时,德国兵员己近枯竭,招十五岁至四十岁的上战场,希特勒还亲自接见,。由此看,多么强大的国家也禁不住连年战争。
战爭往往是在国家,政府及军队之间进行。再糟糕的国家与政府也知道,在战祸横行时尽可能避免民众受损(事实上不可能,如征兵,征粮等),只有当倾国力仍不能击败对手时,也会形成国家全面动员。当年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苏德及二战转折点即是如此,还有1937 年9月,蒋在庐山发表抗战宣言时亦面临仅靠国力与国军难以抗击日军的情形,故讲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就是全民动员。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朋友答过多次。再次简要回答如下:
第一、德国损失严重。
单是一个斯大林格勒战役,先后损失150万人,整整一个战略兵团全军覆没,大量的经验丰富的老兵被损失掉,相当于打断了希特勒的脊梁骨。德国不得不进行总动员。
第二、苏联己转入反攻,战线向靠近德国的一方转移。
希特勒明白,再不总动员,德国就要面临灾顶之灾了。因此,出于对灭亡的恐惧,不得不进行总动员,实际上是垂死挣扎的开始!
第三、对德国人民有个交待。
希特勒是靠德国人民选上去的,承诺要给予德国人民幸福生活。希特勒发动战争,也是打着为德国人民谋福祉的旗号。这次总动员,实际上是把德国人民绑上他的战车,让人民陪他把战争打到底,与他一同陪葬!
二战时期,你觉得德军该不该投入大量兵力在斯大林格勒与苏军决战呢
关于德军该不该投入大量点力在斯大林格勒与苏军决战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参考一个战例:
这就是辽沈战役的锦州战役,计划发起时,解放军对长期围困的长春地区的做了许多姿势,不断在长春附近的解放军驻军宣传攻打长春的口号,实际上,七十万解放军已经做好准备攻打华北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关键点一锦州,从各个方向汇集的军队采用白天隐蔽,晚上行军,用货运列车隐蔽运兵的方式向锦州进军,这支部队在接近锦州地区先行扫除锦州周边敌军,再适时分出两支打援部队,一支在黑山地区阻击从沈阳方向来援的敌军(当时沈阳有三十多万国民党军),另一支打援部队布置在塔山地区,负责阻止从华北地区方向来来增援的敌军(当时华北地区有六十多万国民党军),解放军集中二十多万攻城部队,用密集的火炮和一个坦克部队进行重武器火力攻击,用近三十个钟的连续的不间断的政击,终于打下了锦州城,歼敌十多万人。
在德军发起斯大林格勒战役时,德军攻城部队是闪电战的精锐部队,机动性比苏军强,数量上比苏军守城部队多,但是德军没有组织打援部队,苏军守城部队在消耗了一些战斗力后始终可以从后方得很䃼给,德军统帅部意识不到运动战变成阵地战后自己暴露的短板,如果德军机械化部队留作战术机动所用,使用仆从国作为攻城部队,不向高加索地区分兵,及时避开冬季到来时的补给困难,德军有机会在苏联南部战役取得成功。
笔者认为德军如果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调整战略思想,动用大量兵力投入並使用得当也有可能取胜的机会。至少可以取得一个战略机动的地方。
谨以此谢谢邀请
德军在当时的情况不允许其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和苏军决战。1942年中旬,希特勒在南线的作战计划就是兵分两路,一路进攻高加索地区夺取油田,另一路则全力进攻斯大林格勒,再次犯了分兵大忌,结果导致南线力量不足,进攻斯大林格勒和攻下高加索连个目标都没有实现。
在当时的情况下,德军经过了漫长的作战,很多部队还没有恢复元气,甚至连编制都有较大的空缺,但是希特勒还是像1941年一样制定了多个作战目标同时进行。当时塞瓦斯托波尔已经攻克,结果希特勒却把第11集团军调往次要的北方战线,而不是作为1942年下半年重点作战区域的南线。
此时德军更应该做的是稳扎稳打,将第11集团军这样的已经没有主要作战任务的部队调往这个主攻方向,加强兵力,在其他区域采取守势,攻克斯大林格勒之后再向高加索稳步推进,结果德军选择两个方向同时进攻,最终都遭遇了失败。
至于进行决战也是不现实的,进攻斯大林格勒时德军的侧翼几乎全部扔给了罗马尼亚等仆从国部队,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兵力去完成和苏军决战的任务。在第六集团军被包围时,由于苏军的凶猛攻势,A集团军群都岌岌可危,最后还是靠着支援过来的曼施坦因顿河集团军撑下来了。
这决定与德军的胃口和希特勒的野心。
战争的目的就是攻城掠地,抢夺资源。苏联面积大,资源丰富,正合德国人的胃口,仅一个英法,肯定满足不了希特勒,过度的贪心导致他的失败。
当年的德意日法西斯目标是瓜分世界,苏联全境都在德国人算计当中。
正是苏联的丰厚资源,雄厚兵源,顽强的意志和強大的领导核心,最终战胜了法西斯德国。
没有辽阔疆土造成的漫长战线,没有本土作战的便利,没有气候自然因素的加持,彻底打败德冦,得付出更大代价。
必须投入能投入的所有力量,参加42年下半年开始的东线决战,因为时间对德军来说最最重要(美英的反攻逐渐要体现出威力了),胜最起码能继续保持在东线优势的态势,甚至给苏军致命的一击(由破坏石油生产、提炼、运输产业链造成,继续重创苏军的有生力量,使之更加青黄不接)。败则,东线必将失去胜利的机会,必将迎来顾此失彼的失败前夜。
由于希特勒对当年8月英加在法国的一次失败的登陆战,而产生对美英战略的严重误判,导致在法国滞留了大量的部队,而此时正是东线斯大林格勒地区和高加索地区战役的关键时刻,急需在各个地方给予一定的增援,而这些增援从理论上讲是能够做到的。
如果有增援斯大林格勒地区的部队,不应该用于对斯大林格勒城区的攻击,德军在9月对斯大林格勒城区的大规模攻势失败后,就应该停止再次发动攻势,而采取守势。增援部队的攻势应该在顿河、伏尔加河之间的陆桥地带展开(即第六集团军第14装甲军防守的科特鲁班区域)。
与第14装甲军对峙的苏军三个虚弱的集团军,至9月为支援、策应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已三次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被第14装甲军较轻松化解并给予重创。德军如这里发起攻击,时间可选在9月底~10月中旬,必定能势如破竹,在重创苏军的同时,可极大改善德军沿顿河的防线,并破坏后来11月苏军攻势集结区域。这里的攻势胜算相当大,所需增援在2个装甲师+2个步兵师左右,另得到14装甲军配合,2个装甲师由斯大林格勒城区的第48装甲军抽调14、24装甲师(甚至是29摩步师),步兵师可由第8军调出79和305步兵师。如有来自欧洲的生力军,则获胜可能更大。
瞎砍了二句,望探讨。
除非德军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的占领斯大林格勒,否则将大量德军主力长期投入斯大林格勒附近显然是一个明显又致命的战略错误,因为集中如此数量的德军于斯大林格勒是以削弱其两侧漫长的掩护兵力为代价的,这意味着德军面临着遭遇合围的危险,而且更加危险的德军的后方已经没有任何预备队了,一旦防线被突破德军没有封闭缺口的预备队,苏军可以直冲德军大后方,将战役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胜利。
从斯大林格勒方向上德军B集团军群的部署就可以看出其面临的巨大危机,战斗力最强的第6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都投入了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斗,北翼漫长的顿河纵深侧翼保障任务则是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再往西是意大利集团军,再往西是匈牙利集团军,几百公里长的侧翼全部由联军部队来防守;在南翼则是由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负责掩护。而B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之间的高加索的大草原上长达300公里的距离上只有一个摩托化师负责警戒。
联军的战斗力在德军眼里是公认的差劲,仅从他们那些落后破旧的武器装备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战斗力,可以说他们的掩护简直形同虚设,这是一个巨大的冒险。尤其在收到前线部队不断关于苏军在这些联军部队的正面大量集结部队的报告时,这个冒险就致命了,很明显苏军将发起一场大规模的钳形攻势以合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
德军唯一的选择就是在斯大林格勒转入防御,抽调部队加强两翼的防御。尤其是将斯大林格勒的装甲师等机动部队抽出来担任B集团军群的预备队,在联军部队的后方执行机动作战,随时封闭并围歼突入防线的苏军,阻止苏军赢得主动权。
谢谢邀请!
希特勒若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专门对付英美和欧洲其它国家,那么,二战欧洲的战局就会朝有利于希特勒德国的方向发展。希特勒太狂妄,胃口太大了,他不但没吸取拿破仑失败的教训,反而犯了与拿破仑同样的错误,想吞下整个欧洲、非洲,乃至全世界,结果是全面出击,迫使英美参战,造成西面与英美作战,东面与前苏联作战的两线出击战略态势。
在苏德战争<卫国战争>中,德军采用闪击战,把毫无防备的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损失惨重。苏军只能边退却边调整部署反击。
苏德战场的战况是德军先嬴后输,苏军先输后羸。这是因为苏军采取了积极防御的战略,组织调动军力,广泛发动人民大量生产战争物资资、武器支援前线,开展持久战,加上苏联寒冷的天气,拖垮消耗了德军,这是人民战争所发挥的巨大威力!
希特勒和德军的将领们本耒就犯了个大错误,也就是战略失误,对战略纵深大的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多路出击,造成兵力分散,最终被牵制难以施展,随着恶劣天气的到耒,苏军准备就绪,围攻斯大林格勒和莫斯科的德军就只有被歼灭的命运了。
进攻的一方,每一战都应该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才能取得战役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军该不该投入大量兵力?这要看这场战役对苏德战争是否具有决定性的战略意义和重要性,如果是至关重要的一仗,那双方都应该投入足夠优势的兵力,可德军没这么做,苏军因此而占有优势,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重大胜利,这对苏军耒说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伟大胜利!也是苏德战场转折点的开始。从此,苏军可抽调更多的兵力参加莫斯科保卫战,为取得莫斯科保卫战增加了砝码。
感觉不管后人怎么说都有种马后炮的嫌疑。
首先苏联是个神奇的地方,牛了一辈子的拿破仑,折在那个地方。不可一世的德国毁在苏联。
无论什么时候的战争,疆域和人口都很重要。苏联疆域辽阔用空间换时间,只要坚持到冬天,德国的士兵和武器就受不了严寒。
第二德国的战友选择能力太次,一个战斗力渣5,一个自大狂根本帮不上一点忙。
1941年,德军兵败莫斯科,第二年希特勒为何还敢“分兵作战”
在莫斯科城下,德军经历了开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尽管如此德军的整体实力也仍在苏军之上,所以当夏季来临后希特勒才会迫不及待地开始新的一轮攻势,以一雪前耻。这次希特勒将目光转向了苏联的南部高加索地区,因为这里有他梦寐以求的石油,占领了这里,德国就不会再为石油问题犯愁,而他也将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于是在希特勒的授意下,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制定了一个新的进攻计划——“蓝色行动”。
“蓝色行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德军在第一阶段将以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包围顿涅茨河与顿河之间的苏军主力,并将其歼灭。随后,德军将一分为二,一部将掉头南下攻占高加索,而另一部则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推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德军的分兵计划并不是完全出自于希特勒之手,当然这一计划也并非毫无道理。高加索地区位于斯大林格勒的正南方向,德军要想占领此地就需要在罗斯托夫掉头南下,这样进攻高加索油田德军的漫长侧翼就会完全暴露在苏军面前,这对德军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如果德军不分兵,“南方集团军群”就会面临两线作战的情况,集团军群司令部既要考虑斯大林格勒方向上的防守问题,又要考虑高加索地区的战事,这会让集团军群分散过多的精力。因此从这两个方面来讲,分兵是必然。
德军新一轮夏季攻势的失利并不在于分兵,而在于希特勒误判了形势,更改了德军的进攻计划。在“蓝色行动”的第一阶段,德军一路高歌猛进,这让希特勒误以为苏军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从而将B集团军群的掩护任务改为攻占斯大林格勒。这样更改后,德军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两个,他们既要拿下高加索又要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就德军的兵力而言,他们根本不可能同时完成这两个任务。在战役开始前,希特勒为了弥补兵力不足的问题,从盟国借来了大批军队,以帮助德军守卫顿河防线。德军分兵后,这些盟友大部分都划归了B集团军群,而这就为斯大林格勒灾难埋下了伏笔。如果B集团军群单纯执行掩护牵制任务,他们或许还能完成,但是让他们助攻变主攻那就太强人所难了,毕竟B集团军群也只有一个第6集团军可以拿得出手。
当B集团军群的攻势陷入困境后,希特勒只能让第4装甲集团军调头回援第6集团军,而这又削弱了德军在高加索方向上的力量,最终让德军在两个方向上都因缺少最后一个“师”而未能取胜。另外,由于前期进展顺利,希特勒还将原本参加“蓝色行动”的第11集团军调离了南线,如果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留在高加索的话,德军也未必会败得如此之惨。所以说,德军分兵作战并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主次”不分那就成了大问题!
1941年拿下基辅和列宁格勒这两个资本重地,希特勒对资本很垂青。此次“分兵作战”致使进攻莫斯科被拖入了酷寒的冬季,德军在雪窖冰天中被苏军打得损失惨痛,不能不吞下这一失败的苦果。
1942年夏日,德军照旧获得了一些重大的军事成功,希特勒又想入非非,由A团体军群向高加索挺进,B团体军群进攻斯大林格勒。随后希特勒第三次想入非非,因为希特勒太想获得高加索的油田了,竟号令离斯大林格勒不远的第四装甲团体军南下支援克莱斯特的第一装甲团体军去占据高加索。如许一来,攻占斯大林格勒就意味着得延迟了。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因为苏军未能完全退却终了,还没有成立起有用的防御,再加上退却到斯大林格勒的苏军气焰降低,一路奔走体力耗损庞大。。若此时希特勒命令第四装甲团体军和第六团体军进攻斯大林格勒,定可兵不血刃的拿下斯大林格勒。
其实相比于1941年的德军作战行动,德军在1942年的进攻已经算是集中兵力了,德军没有能力恢复到第一年入侵时的实力,自然也就无法像之前那样发起全面的进攻,为了集中兵力德军将作战范围限定在了南方,而在中央和北方则转入了战略防御,以尽可能节省出兵力用于南方的进攻作战。在大的战略上来看,德军1942年可以算作是一场颇具重点的进攻,所有可用的资源都集中到了南方集团军群中,还是符合集中兵力的基本原则的。
1942年的德军战略目标限定在了南方的高加索地区,德军暂时放弃了对列宁格勒、莫斯科的夺取,不再做不切实际的全面进攻,而是分阶段的夺取上述目标,显然德军已经在第一年的进攻中吸取了教训。但是仅仅一个高加索地区就让德军伤透了脑筋,它距离德军的战线实在是太远了,而且是在苏联的最南边,这意味着德军主力在向高加索进军时将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漫长的侧翼(左翼),而极易遭到从莫斯科赶来的苏军主力的打击,德军将不得不投入大量的军队用于侧翼的掩护上,这无疑将削弱德军的进攻力量,德军制定的“蓝色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让德军的进攻行动和其实力向匹配。
鉴于掩护战线的漫长,避免出现德军主力进入高加索时侧翼遭到苏军强大的进攻的有效方法就是使苏军失去大规模反击的能力,这就要求德军一开始的进攻就必须大量的歼灭南方的苏军,击败或者重创从莫斯科赶来的战略预备队,只有在给予苏军重击后德军才能放心的移兵高加索。所以德军作战计划中一开始就实施规模宏大的钳形攻势,在歼灭位于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南翼苏军主力后,才开始转向高加索。不过这个计划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德军的进攻速度虽然依旧迅猛,但是却没有合围住大量的苏军,苏军虽然一直在撤退中,甚至局部地区发生了崩溃,但是总体上南翼苏军并没有遭到歼灭,德军不停的推进反而使自己的兵力变得分散,在接下来的决战中处于劣势。
希特勒对原有的作战方案失去了信心和耐心,他认为德军主力继续向斯大林格勒方向全力进攻并不能捕捉到苏军的主力,反而会延误对高加索的进攻,使苏军有时间加强高加索方向的防御,这在兵力和时间上是巨大的浪费。他决定提前开始进军高加索的行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作战由第6集团军执行已经足够了,于是德军犯了有史以来最致命的分兵错误,这个错误其实一开始就已经显露出来,只不过希特勒不愿意承认罢了。第6集团军在顿河大亚湾部遭到苏军顽强的抵抗,已经转向高加索的第4装甲集团军又不得不再次折返回来加入到向斯大林格勒的进攻,进攻部队这种来回的重复部署已经预示出德军在战略上的严重失误,只不过德军最高统帅部里已经没有精通战略的将领存在了,博克、李斯特、哈尔德相继遭到解职,新上任的年轻指挥官无法在战略上对希特勒施加影响,结果他们同时在距离目标一步之遥的地方停下了脚步,无法走完这最后一程,饱尝兵力不足的痛苦,而希特勒也无能为力,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前线,作战任务再次大大超出了德军的能力范围,1942年的德军不具备在两个方向上保持进攻作战的能力。